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星空网站目录平台的站长才会审核收录,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收录必看!!!
  • 收录网站:126
  • 快审网站:10
  • 待审网站:96
  • 文章:25832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速递 >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发布日期:2021-06-01 03:09:02 浏览:

有人说,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结合工人和农民的道路剥夺了青年受教育的权利。

这是一种偏颇的看法,认为只有课堂书本的教育才是受教育,而接受实践的教育不是受教育。

明显的事实是,人的知识由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部分组成。 单纯的课堂教学不能代替必要的实践。 的知识本身也是别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只有总结了常规的普遍规律,才能反映出共性。 在实践中我们遇到的一切都是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个性。 所以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上的)认知。 这不仅是因为它有普遍的品格,也因为它有直接现实的品格。” [1]只有解读事物的个性,才能深刻认识事物的共性本质。 这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别人无法代替。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历史事实表明,人类通过实践获得了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 同时要反复实践,反复总结,不断提高。 知青们在农村和农民一起参加物质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不仅有助于他们认知具体的客观世界,也有助于培养工农感情,理解书中的常规规律。 正如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所说,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训比任何一本书都好。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再教育,是知识青年只接受书本教育,远离工农,远离生产实践提出的。 是为了让年轻人拥有完美的知识,今后能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这种观点明显违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知识与实践对立起来,没有看到两者对立统一的理论来源于实践,也不利于青年成长为知识全面的人。 把去农村看成人格低下是屈辱的,更何况封建主义思想万般下贱,唯读书贵,劳人治人,劳人治理,轻视从事农业体力劳动的农民,直接否定了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2003年7月11日,习在《之江新语》的《路在脚下》中做了精彩的回答。 一个人的身体能否成功,不取决于是否上大学,而取决于他的实际本领。 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处处都有学问。 如果你能乐于学习,吃苦,就算没读过大学,也一样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即使是这样的看法,真的失去了上山下乡让青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吗? 看看我们上山下乡后的教育情况,就很明白了。

1982年12月10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第六个五年计划( 1981-1985 )将提交到1985年,以期在全国大部分县普及或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其他地区也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入学。 [2]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同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全国大致分为三类地区。 第一类地区,… … 要求在1990年左右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第二类地区… … 1990年左右要求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1995年左右普及了9年制义务教育。 类别&帮助; … 本世纪末实现初等义务教育[3]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是指小学,9年制义务教育包括中学) )。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力比以前增强了很多,20世纪末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中学教育,即使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块也不能普及高中、大学。 所以,能否让青年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不是上山下乡,决定因素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财政状况。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有人说,我初中没毕业,怎么就成了知识青年了?

这是在掌握图书知识水平的测量体系中,知青和农民的位置和参照物不同而引起的误解。 衡量知识的多寡没有一定的目标值,而是相对的。 以小学生为参照物,可以说自己比中学生没有知识的中学生以大学生为参照物,可以说比大学生没有知识的大学生以教授为参照物,比教授更没有知识。 即使是教授,自己研究的也只能说是行业有知识,跳出自己研究的行业也没有知识。 对农民大多数文盲来说,在他们眼里,大学生自不必说,即使在小学中学生也是有知识的青年。 文革前我国根据当时的财政状况,只要求普及小学教育,但1982年教育部又发表了普及小学教育的文件,要求到1985年在全国大部分县普及或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并且,由于财政困难,我国直到1986年4月12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从1986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推行了9年制义务教育。 所以,196、70年代称呼中学生为知识青年就不足为奇了。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如果改变掌握实践知识程度的测量体系,就会适得其反。 我们都知道,去工厂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无论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一律称为学徒,由工人师傅教授实践知识。 让学生接受实践知识的再教育。 知青去农村也一样,让学徒、农民传授实践知识,接受实践知识的再教育。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有人说农民没有文化,那我们怎么能‘ 再教育?

这种说法以单纯不识字作为有无文化的标准。 老师注入式讲话,学生被动倾听作为教学的唯一方法。

考察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就会发现各民族的文化不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的 文案只是表达文化内涵的工具,相关文案组合称为知识,掌握知识的只有了解了文化,文化内涵必须通过行动来表达。 我们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是我们民族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评价一个人的资质,不是取决于他的学历,而是取决于他的行为。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是在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形成的,农民是这些优秀品质的载体。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过程中和农民一起吃,同居,劳动,朝夕相处。 农民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传播这些优良的品质,影响我们,教育我们。 以身作则优于语言是公认的最好的教育方法。 知青也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评论:

[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0页

[2]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浙江教育出版社325页

[3]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浙江教育出版社327-3285页

(作者是知青博物馆名誉馆长)。

本文:《“葛元仁: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几个糊涂观念”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