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星空网站目录平台的站长才会审核收录,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收录必看!!!
  • 收录网站:126
  • 快审网站:10
  • 待审网站:96
  • 文章:25832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速递 >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发布日期:2021-05-25 17:39:01 浏览:

《读书杂志》编辑

鲁迅在日本逗留期间的早期思想是学术界研究中的难题。 但是,日本学者靠近水楼台,为了材料的探索和探索,一直在这方面做出持续的贡献。 新出的北冈正子《日本异文化中的鲁迅》一书是这方面的代表。 刘奎的这篇书评,用拔河的方法,指出了书的新意和价值,值得分享。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论鲁迅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文刘奎

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鲁迅在弘文学院时,经常和他讨论以下三个相关的大问题。

一、如何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少的是什么?

三、他的病根是什么?

许寿裳还因为鲁迅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毕生不懈,毅然放弃了医学学习,从事文艺运动。 他补充说,其目标之一是想处理这些问题。 关于国民性改造等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是鲁迅思想中最重要的。 据许寿裳回忆,从进弘文学院开始,鲁迅就萌生了这一志向,可见弘文学院的经历对理解其思想的重要性。 但是,囿于资料,学术界对这个行业的研究,一直不完全令人满意。 因此,北冈正子在《日本不同文化中的鲁迅》(引用这本书,只填写页码)中讨论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及时而罕见的。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北冈正子利用日本外务省的相关文件、东京都档案馆收藏的文件等原始资料、二十世纪中日两国出版的报纸、留日学生发行的刊物等资料,尽量还原嘉纳治五郎创立弘文学院的经过、鲁迅等在日本留学的历史情况和过程的概况。 基于新材料,北冈正子对鲁迅研究的许多问题包括一些细节进行了新的审查和补充。 例如对鲁迅首次赴日交通工具、弘文学院的来源、沿革以及后期改名宏文学院的经过、早期中国各地派遣留日学生的机构以及具体学生名单等进行了详细考证,揭示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诸多知识迷雾。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虽然这本书以鲁迅的研究为初衷,但话题并不是以鲁迅为中心完全展开的,而是将鲁迅等滞留在日本的学生放在东亚不得不纳入世界格局的历史过程中进行考察。 全书大半看起来和鲁迅没有关系。 例如,吴汝纶对日本的教育,嘉纳治五郎对中国教育的视察等,都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这看起来和鲁迅没有直接关系,但详细调查后,到处都和鲁迅有关。 鲁迅等日本留学生正是中日双方进行的教育实验和改革的接受者,同时也直接涉及鲁迅等日本留学生的历史使命等问题。 正如作者指出的,鲁迅也是肩负着近代教育救国任务来到日本的留学生之一( 405页),是了解留学生鲁迅的出发点。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说到鲁迅留学时代这个课题的重点,学术界关注的是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时代,而很少关注他早期就读的弘文学院,以及放弃医学学习文学后的独逸语专科学校。 这两个时间段正好是北冈正子关注的对象,《鲁迅救亡之梦的下落》深入讨论了鲁迅在独逸语专修学校学德语的经历和德语学习推动文艺运动的意义。 《日本异文化中的鲁迅》结合弘文学院时期专注于鲁迅研究、专门探讨留学后期重要文献材料来源的《摩罗诗力说材源考》,北冈正子在日本逗留时期对鲁迅的研究可谓力不从心。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日本异文化中的鲁迅》最重要的贡献,还是鲁迅关于国民性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发现,也就是该书副标题青年鲁迅东瀛启蒙所指的第一个文案。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学术界以徐寿裳的回忆为鲁迅国民性思考的出发点,作为不言自明的论据,但没有充分地把这个起源问题化。 北冈所做的,正是将这个起点重新语境化,或者说是探讨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受那些时代因素的影响,鲁迅是如何成为鲁迅的。 北冈的这种问题的视野在《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中明确了。 在该书中,北冈就《摩罗诗力说》的材料来源提出了具体而轻微的线索,但她的问题的中心不仅在于鲁迅受它们的影响,也在于鲁迅对相关材料的解决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鲁迅所具有的特异之处。 《日本异文化中的鲁迅》的问题意识正与时俱进,尽可能详细地还原了鲁迅早期留学的背景和他在日本的生活,也没有忽视鲁迅思想的主体因素。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据考证,北冈正子认为鲁迅与许寿裳的所谓全民讨论受到嘉纳与杨度讨论的直接影响300页。 嘉纳即嘉纳治五郎,是弘文学院的创立者兼院长,致力于清朝留日学生的工作。 杨度是弘文学院的旁听生。 当时,弘文学院除了接受清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外,还接受了聘任斧来学者《支那教育问题》),杨度是其中之一。 嘉纳和杨度的讨论以中国的国民教育和国民性问题为中心,在当时的留学生界乃至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甲午战争后的第二年,中国驻日公使委托当时的伊藤内阁文相西园寺公望接收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而西园寺则委托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担任该任务,这就是嘉纳从事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开始。 但是,最初的留学生规模很小,嘉纳办的亦乐书院离私塾很近。 不久,日本军部也开始支持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教育,嘉纳的学校运营规模逐渐扩大。 不仅扩建校舍,制度和课程也很完善,从家塾规模的亦乐书院扩展到弘文学院,1902年得到政府的认同,成为专门接收中国留学生的私立教育机构。 这一年,张之洞邀请日本派遣教育家到中国视察,嘉纳奉命前往。 另外,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也到日本进行了考察。 鲁迅也正是1902年初留学日本,进入嘉纳所主办的弘文学院。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嘉纳的中国之行,受到张之洞等清政府地方大佬的重视,详细考察了长江中下游的教育情况,由此形成了中国新教育应重视国民教育的见解。 嘉纳回国后,向弘文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发表了演讲。 嘉纳关于中国国民性的相关说法引起了在座旁听生杨度的质疑,两人随后也进行了几次讨论,这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广为人知,两人的讨论也以《支那教育问题》为标题,出版了《新民丛报》(二三、二四号) 两人的争论一是改革方法的渐进和激进,二是汉人的民族性问题。 特别是嘉纳认为汉族的民族性是服从的观点,引起了杨度的反驳。 杨度认为服从是劣根性(劣根性),并且为英国人提出的,不会成为亚洲的教育准则。 亚洲提倡消除服从的劣根性,各自独立地列在平等之地的精神,之后与白人对抗的也有()《支那教育问题》)。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关于嘉纳和杨度的讨论、鲁迅、许寿裳等时对弘文学院留学生的影响,北冈正子进行了翔实的试验。 但是,必须注意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产生受到杨度和嘉纳两人的讨论以及思想界对该问题的讨论的影响。 这些实际上不能简化为日本语境的单方面影响,应该放在东西方纷争的世界视野中来看。 也就是说,杨度和嘉纳基于欧美文明的威胁,从东亚的角度考虑了共同抵抗的做法。 国民性问题的提出,不仅包含着国民对中国的劣根性,也包含着对西方强权逻辑的排斥。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青年人东瀛启蒙这个话题,也是鲁迅研究难题鲁迅是如何从周树人变成鲁迅的,即文学家鲁迅创生问题的间接应对。 对于这个问题,鲁迅自己提出了《呐喊·; 《自序》的经典说法,引起了很多关于后来者幻灯片的索解。 竹内好很早就提出异议,否定滑动对于鲁迅放弃医学从事文学的意义,他回心转意地认为,鲁迅通过政治对决获得文学自觉,也就是摆脱爱国、民族主义等政治效用后,文学的无才是鲁迅向文学家转型的根源。 《近代的超克》。 这个说法还引出了系列讨论,特别是文学和政治哪一个是鲁迅思想的本源的问题,仅在日本学术界,丸山升、尾崎秀树、丸尾长喜、伊藤虎丸等人就对此问题有回应,英美学界认为刘禾(翻译国民性,“跨语言实践,

“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北冈正子没有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她的研究方法也不是从竹内好和丸山升等直接思想角度切入的,而是与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和日本文学》相结合,利用时代语境处理人物的思想源流问题。 但是,她对弘文学院时期鲁迅思想的研究间接地回应了这个问题。 作者在《前言》中提到了胸怀民族主义的青年周树人诞生前的故事(第8页),但这本书对国民性议题的讨论实际上切入了鲁迅思想的核心议题。 这本书由鲁迅的辫子连接而成,被认为是鲁迅从心底唤醒自发民族意识的契机和自己意志的表现的398页]。 在北冈正子那里,可以看到鲁迅的思想觉醒的反而首先是政治意识,这是后进民族面对西方强权时的反抗心,也与背负救国任务来到日本的留学生身份相一致。 并且,这个觉醒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从思想本身瓦解西方强权逻辑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讨论,问题的起源是政治性的,但处理问题的道路是思想性的。

本文:《“刘奎: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