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星空网站目录平台的站长才会审核收录,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收录必看!!!
  • 收录网站:126
  • 快审网站:10
  • 待审网站:96
  • 文章:25832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速递 >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发布日期:2021-05-27 09:24:02 浏览:

鲁迅是毛泽东最全心全意的当代中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罕见地称他为当代中国圣人。

1971年11月20日,他在与武汉军区和湖北省党政负责人谈话时表示:“鲁迅是中国的第一位圣人。 中国第一位圣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我。 我是智者,圣人学生。 古今文化人中无人能比得上对鲁迅的评价。 1949年访问苏联时,他对员工说,我喜欢读鲁迅的书,鲁迅的心与我们相连。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毛泽东读鲁迅的书,认同感很深,在思想感情上彼此相通。 如何相通,或者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

一是文化革命中的共鸣。

这里所说的文化革命,和20世纪60年代作为运动的文化革命不是一回事。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的旗帜,批判自古流传下来的古老文化,由此开启了当代中国文化革命和新文化创造的过程。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生代,毛泽东在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总是把文化革命放在突出的位置。 《新民主主义论》是系统的理论成果,原主题被称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在这本论书中,毛泽东提出鲁迅是五四以来文化新军最伟大最勇敢的旗手。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着全民族的大多数,鲁迅的方向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旗手、主将、代表、方向这些词反映了鲁迅在文化革命行业的地位和价值,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我知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代表人物中,陈独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随后离开了文化革命行业。 胡适在文化行业的工作不小,但其思想轨迹显然只有两条路——鲁迅,仍然在文化行业不断战斗、不断前进,而且思想轨迹与毛泽东的主张相当接近,提倡通过文化革命推进文化变革,建立民族新文化 毛泽东阅读鲁迅的作品,在这方面获得共鸣,确实是必然的。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二是在彻底解体中国国情问题上的认同感。

鲁迅和毛泽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个是主将,一个是前毕业生,他们都读诗书,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对旧中国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对旧的思想道德有解体和批判。 面对几千年来的封建压迫,鲁迅吃人,毛泽东总结成了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四大纲。 他们都很重视对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鲁迅作为精神界的战士,努力改造国民性; 毛泽东早期组织新民学会,宗旨是改造学术和人心。 毛泽东在《鲁迅论》中说,鲁迅从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出来,杀死马枪,向他所经历的腐败社会攻击,描绘出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位高等画家。 毛泽东在鲁迅解体批判中国社会问题时,欣赏做法深刻的辩证法,实际上这也是他与鲁迅的共同优势。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确实,批判旧中国也好,建设新文化也好,都是非常困难复杂的事件,并不是仅仅提出了脱离实际的单纯口号就能完成大业,也并不是越激进越好。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立足于中国国情,在许多深入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革命的新途径,但被党内教条主义者戴上了右倾、保守、狭隘的经验论的帽子。 这种遭遇,和当年的鲁迅很相似。 大革命失败后,左翼文化界在革命文学等相关争论中,创造社、太阳社言辞过激,对鲁迅的批判攻击也很激烈,给鲁迅扣上了封建余罪、双重反革命、绍兴师爷、堕落文人的帽子。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鲁迅之所以看起来不激进,正是因为他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和辩证,对创造社、太阳社的反对批判也非常到位。 例如,在《上海文坛一瞥》中,鲁迅说,革命文学运动的错误是:第一,他们对中国社会不进行缜密的解体,而是机械地运用只能在苏联政权下运用的做法。 而且他们,特别是仿造吾先生,革命通常使人非常可怕,革命一到,就像所有非革命者都死了一样,呈现出极其左倾凶恶的样子,对革命只有恐惧。 其实革命不是教人死,而是教人活。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对于这种反对批评,毛泽东极为欣赏。 1972年11月在与武汉军区和湖北省党政负责人的谈话中,他对鲁迅与创造社的分歧之高评价为:创造社并不那么高明。 鲁所写的《上海文坛的一瞥》是辱骂创造社的,但之后郭沫若写了《创造十年》反驳他,无力反驳。 毛泽东评价左翼文化界的这个公案,可能会考虑中央苏区时期自己的遭遇。 其实,在鲁迅写《上海文坛一瞥》的前一年,毛泽东为了反驳左倾教条主义写了《调查工作》,后来改名为“反对本主义”,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是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 这和鲁迅的反批评,正是同好之士。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关于对深入了解毛泽东和鲁迅国情这个问题的认同感,两个文化界当事人有意见,也很坚定。

一个是萧军。 他在1944年3月22日的日记中说: “鲁迅对中国国民性认识底部的深度、韧性、战斗精神、认真、深度,与毛泽东底部对中国社会、历史、政治认识的全面性、政治学说、策略运用的灵活性、忍耐的可容忍力量形成鲜明对比。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另一个是曾经批评鲁迅的周扬。 在接受1977年4月发表的采访的文案中,他一起评论了鲁迅和毛泽东。 我们谈论鲁迅的功绩,一个是确实对社会了解深刻,一个是丰富的历史知识。 这两瓶很厉害。 毛泽东的伟大也是这两个,其他许多革命家不及他。 毛泽东、鲁迅对社会、历史的理解非常透彻。 为了这个理解,对马克思的理论可以使用。 教条主义者是像我们这样的人和年轻人吧。 你可能读了很多马列主义的书。 例如,‘ 创造社后期的人们在日本读了很多书。 王明他们也在看书,但是读了也不会用。 关键是这个问题。 毛泽东和鲁迅对社会有丰富的知识,有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就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些问题。 如果没有太多的社会、历史知识,马列主义只能成为教义。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三是对农民问题的认同感。

毛泽东和鲁迅都重视中国的农民问题,是拆散农民问题的名人。 为了了解中国社会,推进中国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对农村和农民的研究和对农民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解剖鲁迅农民,特别是农民的消极面,是非常深刻的。 他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以普通农民为主角的作家,农村主题小说塑造了阿q、闰土、七斤等典型农民形象,再现了近代中国封闭落后萧条的农村景象,描绘了农民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受到的压迫和束缚,以及辛亥革命对底层农民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出身于农户的毛泽东,初期从事革命活动,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农村和农民。 他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也是因为深入调查研究了农村社会和农民的情况。 毛泽东和鲁迅的这个共同点,不是偶然的一致,而是他们根据中国的实际思考中国问题核心的必然结果。 当然,毛泽东比较注重发掘农民的积极面。 在他1939年给周扬的信中,我和你谈过。 鲁迅表现出农民侧重于其黑暗面、封建主义方面,而忽视了其英勇的斗争、反抗地主,即民主主义方面,就是因为他没有经历过农民斗争。 确实,自己领导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描绘的农民和鲁迅写的阿q和闰土不能比。 知名记者赵超结构在1944年访问延安后,在《初见毛泽东》的文章中说,毛泽东在尊重农民社会古老习性的基础上播种了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 这个见解一定能被接受。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第四,精神上的个性共鸣。

毛泽东在1937年《鲁迅论》中指出鲁迅精神有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三大优势。 在具体论述中,强调鲁迅一贯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 不避开前线,朝着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入他憎恨的一切的一个目标勇敢地战斗,决不中途投降妥协。 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鲁迅的骨头最坚硬,他没有一点奴隶面孔和媚骨,这也被称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向敌人冲锋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情的空前民族英雄。 这些事情可以归结为几个。 即果敢斗争,永不变节。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毛泽东凝练概括的鲁迅的这种精神个性,正是他在千难万险的革命斗争中一直期待、倡导、悉心培养的最宝贵的革命品格。 毛泽东也有这样的精神个性。 不怕鬼,不相信邪,在逆境中越受挫,他的个性、角度越鲜明,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他的个性等,都与鲁迅相当接近。 基于此,他阅读鲁迅的作品,欣赏鲁迅主张打落水狗的观点,说出了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颜色; 欣赏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安于孺子牛两首诗,说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鲁迅对自己的‘ 责备敌人,‘ 即使恨他们,我也决不允许这种说法,表明我们必须学习鲁迅那样的战斗精神和做法。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五、这是对写作战斗方式的共鸣。

毛泽东在战斗的方式上与鲁迅有同感,比较集中于他对鲁迅杂文的欣赏和评价。 鲁迅一生写了17部杂文集,主张自己的杂文对准敌人的匕首和投枪。 毛泽东在《鲁迅论》中说,这些匕首和投枪之所以能成为强大的战斗武器,是因为鲁迅用望远镜和显微镜注意社会,看得很远。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毛泽东特别乐于提倡学习鲁迅杂文的战斗方法。 从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在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他做了以下发言。 鲁迅战斗作风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把向他射出的箭全部接过来,拽着不放,一有机会就向射箭的人攻击。 … … 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战斗精神和做法。 关于这场战斗,他列举了鲁迅给自己的杂文集命名的例子。 有人说鲁迅第一有空,有人说鲁迅第二有空,有人说鲁迅第三还是有空,同时有人说他有空,他出版了《三闲集》。 有人说他说南辩北调,他出了《南辩北调集》。 有人说他背叛旧社会向无产阶级投降,出版了《二心集》。 有人说他的复制品经常被报纸用花镶边,他出了《花边文学》。 受国民党的压力,要求《申报》自由咨询栏不要谈政治,他提出只能谈风月《准风月谈》。 有人骂他是堕落的文人,他干脆把自己的笔名改成了隋洛文。

“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鲁迅杂文的战斗方式,更重要的是分解问题,指出时代的缺点,深刻而全面,有感染力,也有说服力。 毛泽东认为,首要原因是鲁迅知道和运用辩证法。 在1957年3月的全国普及实务会议期间,他和与会者多次谈到鲁迅杂文的这一优势,说鲁迅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相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自觉运用,才使他的杂文更有力量 会议上,有人说写短篇杂文总有片面性,他不同意这个观点,提出来,我搬出鲁迅,大家向他学习,仔细研究,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最有力,没有片面性,就是这个时候他要辩证 毛泽东猜想,如果鲁迅活着,小说恐怕写不出来,但一定还会再写杂文。 对于现在的小事件,他写杂文,处理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设想自己退休后,在人民日报上写文案。 当然也包括写杂文。 实际上,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开始,为小报纸写的时事政治论大多是了不起的杂文,其风格也很像鲁迅。

本文:《“毛鲁之心,何以相通(节选)”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