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星空网站目录平台的站长才会审核收录,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为了避免浪费时间:收录必看!!!
  • 收录网站:126
  • 快审网站:10
  • 待审网站:96
  • 文章:25832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速递 >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发布日期:2021-06-13 12:18:02 浏览:

马丁·杰克的《中国统治世界》用了轰动一时的书名。 他的基本观点是,简言之,西方方法现代化不是唯一的道路,中国代表着替代的快速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的崛起,这种模式将主导世界。 也就是说,这本书涉及约2、3世纪漫长的世界史趋势,涉及当今人类的困境和全球文明的根本道路。 所以,《中国统治世界时》拥有畅销书一样的写作风格,可能在两三年内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以夸张的方式提出的话题和由此引发的争论仍在继续。 本文想借评论这本书的机会,从宏观层面选取几个重要问题展开讨论,表达一点不同的看法。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一、现代化的三条道路

马丁·杰克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不是唯一的模式,“随着西方不同国家在文化、历史、文明遗产方面开始现代进程,西方经验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中国统治世界》,中信出版社年1月,第9页,译文有变更。 以下,只引用这本书的页码。 (因此,“我们见证了一个多元化、互相竞争的现代性共存的世界的诞生。 ”(第10页)马丁·杰克说,这正是21世纪的特征,这是因为他被称为“现代竞争”的时代。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这20年来,中国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新世纪初以来,经济总量在两三年内超过了西方工业大国。 另外,这20年间,全球化和中国崛起是两个最重要的趋势,是这个世界史周期的象征。 他们已经改变了人类的行程,成为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的依据。 但是,另一方面,这两件事常常掩盖世人的眼睛,忽视和忘记这个循环之前发生的历史过程。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西方现代化的道路不可复制,这本来是基本的事实。 事实上,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在原理上并不普遍。 对非西方国家的学者来说,这几个都是刻骨铭心的。 西方现代化的启动是典型的“零和游戏”,因为它以大规模灭绝、奴化和压迫其他种族为前提。 胜者所得,也就是失败者失去。 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时代到18世纪后半期,西欧各国取得的许多经济、社会、政治进步,都是以征服海外、殖民、掠夺为代价的,包括在美国重建奴隶制。 在这近300年的时间里,西欧积累了资本,开拓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这样有特定前提的现代模式,对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来说可以模仿吗?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非西方国家不走西方的道路,不仅是道义上的理由,也是非西方国家在推进现代化之前,失去了西方所具备的哪些内部和外部条件。 因为从海外无偿汲取资源和财富,排泄出淘汰的过剩人口。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非西方国家都在西方国家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下。 甚至像俄罗斯这样的“半欧洲国家”,到1917年,其工业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外资,另外,外资控制着俄罗斯50%的煤炭和石油、60%的铜和铁、60%的焦炭的产量。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是20世纪初的俄罗斯,具备欧洲头脑——欧洲最优秀的革命家和知识分子,以及亚洲的情况——专制主义政治和半殖民地经济。 因此,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在俄罗斯率先爆发不是偶然的。 由此形成了俄罗斯的扩大版苏联,苏联开辟了第二个现代化的道路,带动了许多欧亚国家。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通过暴力革命,摆脱西方统治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通过意识形态动员,依赖自我积累,实现工业化——这就是20世纪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到1981年,苏联国民收入已经达到美国的67%,工业产值在美国的80%以上,20多种主要工业品如电力、原油、钢等产品的产量都大大超过美国,军事实力特别是战术核能力也明显超过美国 冷战的本质,正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对峙和竞争。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而冷战框架为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空之间,其典型代表就是所谓的亚洲四小龙。

由于东西方阵营对立,四小龙作为西方阵营的成员,参加了西方经济体系和产业分工,为西方市场生产中低端产品,并沿着产业链向上缓慢上升。 例如,香港虽然只是一个炮弹之地,但在20世纪70年代,收音机、衣服、玩具、手表等产品的出口量曾位居世界第一。 在冷战地缘政治格局下,香港向西方国家打工赚钱,到197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385.7美元,约为同期英国的70%。 八十年代,恰逢中国内地改革开放,香港一方面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内地,另一方面依托内地快速发展金融、贸易、运输、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使经济顺利转型。 作为现代化之路,在这一点上,四小龙的状况并无本质不同。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这种模式是加入西方经济体系和产业分工,向西方提供低端产品,寻求产业升级,对像亚非拉这样迅速发展的许多国家和人口来说,没有普遍的意义。 因为,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和香港一样,虽然是前英国殖民地,却无法效仿香港的致富之道。 理由很简单,因为西方主人需要的仆人或护卫名额有限,过多的人口流入,就会威胁到西方经济体系和产业分工的结构和秩序本身。 考虑到近年来中国的中低端产品对世界市场和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这些就不难理解了。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因此,不必等到冷战结束或21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西方老牌工业国、亚洲四小龙、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分别存在着自主-掠夺型现代化、依赖-打工型现代化、自主-反叛型现代化三种现代化道路 三者之间也不像马丁·杰克说的那样只是“文化、历史、文明遗产方面”的差异,而是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基本路线方面完全不同。 如果有什么“现代的竞争”,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的竞争”。 特别是其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行业,对西方老牌工业国构成了全面的挑战。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遗憾的是,“中国统治世界时”完全抹杀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并有意贬低其现代化水平。 例如,“从人均gdp、农村生活人口所占比例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来看,苏联……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9页)实际上,苏联的社会经济制度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因此其统计口径和标准也与西方不同。 这是因为城乡人口和人均gdp方面没有可比性。 真正重要和可比较的是科学技术力量。 在这方面,苏联尚未全面超过西方,但在卫星和载人航天等重要科技行业,苏联当时领先美国,给美国朝野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导致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马丁·杰克“如果没有亚洲四小龙,中国的现代性将毫无疑问地更加落后”(第58页)的评价逆转了中国革命和工业化、冷战、四小龙经济起飞的时间序列和历史因果。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从原理上说,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对外汲取,也不依赖外部。 当然,这是最合理、最值得效仿的现代化之路。 但是,从实践来看,复制这条路依然很难。 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条件地叛乱,并不是所有的叛乱都会成功。 特别是因为并非所有叛乱都能维持其成果,不会被强大的西方阵营推翻。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二、中国模式可以持续吗?

虽然没有确切的定义,但《中国模式》作为基本观点,勾结《中国统治世界》全书,构成其论述的前提,值得专门讨论。

1840年以来,中国曾经尝试过不同的快速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前,比较稳定地持续了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模式有晚清的洋务运动( 1861-1894 )和毛时代的社会主义) 1949-1979 )。 晚清洋务运动以国家力量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和常规工商业,以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论,其本质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向东亚扩展的时代,用以前流传下来的皇权-官僚阶级的制度文化吸纳、统一和控制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 在中国历史上,孔孟创立原始儒学,到西汉统一国家确立,历经董仲舒杂揉道、法、阴阳诸家,实现儒学第一次综合。 此后,到了中国古代后期,宋代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消化佛道学说实现了儒学的第二次综合。 “中体西用”是试图用中国以前传下来的政治伦理来兼容西方科技商业文化,如果成功的话将成为儒学的第三次综合。 但是,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验证,洋务运动宣布破产。 而与“中西并用”相近的快速发展模式在日本取得了成功,被称为“和魂洋才”,即以本土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为根基,学习和进口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和制度。 这曾经是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前的迅速发展模式。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毛时代的社会主义在暴力革命中夺取了旧中国的高支出层,将其财富份额作为投资新工业的资本金,在苏联的短期援助下,开始了1949年以后的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无法从外部无偿汲取资源和财富,因此只能上下一心节衣缩食、低成本、高积累。 为此,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长时间维持城乡二元结构,以农业剩余支持工业积累。 但是,这种独立自主地完成现代化的模式,需要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即精英群体必须长期压抑自身,在艰苦的环境中与大众同甘共苦。 因此,建国后,中共在开展文化大革命之前多次发动政治运动,意图清洗、整顿精英群体,保持理想和士气。 这样,经过二三十年的自主建设,到了70年代,中国终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 在中国社会即将进入下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的时候,文革结束了,毛时代的社会主义模式宣告结束。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改革开放以前传社会主义,经过80年代的过渡,到90年代形成了混合型的“权威政治+市场经济”。 另外,从以往的中国特色“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东亚模式”的转变——可以说韩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共享着这种模式。 特别是1994年人民币大幅贬值后,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形成。 1993年出口增长率只有8%,人民币贬值后,1994年达到31.9%,此后每年迅速扩大,到2008年7月为止。 这种出口导向也是东亚许多经济阻滞的特征。 事实上,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大、增长期长,可以说中国才是东亚模式的集大成者。 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模式”。 依靠政权力量强制维护社会稳定,国家主导国民经济,鼓励外资和民间投资,控制人力成本,以中低端产品出口国际市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在此过程中民营经济增长,形成了城市中产阶级。 正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和美国结成了“中国的生产,美国的费用”的经济连体结构。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关于“中国统治世界时”的“中国模式”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讨论不能概括如上。 我和作者的大致区别只有以下几个问题。 中国的模式可以持续吗?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为国家力量实现资本增值铺平道路。 包括长时间压低劳动价格。 其经济含义必然是国内费用不足以支撑生产,而要大规模依赖海外顾客。 但是,中国之所以不是四小龙比,而是以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冲击世界经济,一个原因是国际市场空之间有限,这种出口增长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 ) ) ) )0/k0/)发达国家的中低端产业,失业贫困人口会导致大量的借贷费用和政府支出的增加,从长远来看,将会危及金融银行系统。 因此,2008年的世界金融风暴也是中国与美欧长期经贸交流的结果。 中国之后以政府大规模投资代替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第二,国家长期以来基于资本逻辑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劳动阶层,其实际收入所占的份额随着经济增长的进程而减少。 另外,至少由于缺乏组织形式,劳动者对资本处于绝对劣势,需要获得集体谈判的能力。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的城市中产阶级也将遵循该阶层特有的意识形态——政治自由主义。 这是因为,基于其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出社会政治的权利要求。 这两个方面日益对以前流传下来的统治方法和政治体制构成压力,这个压力的矛头指向的是保障当前社会秩序的强大政府。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由于目前的快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中国政府也没有隐瞒这些事情,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提出了“加快经济快速发展方法转变”的战术任务。 其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国内生产-费用的大致平衡是“转换”的核心拷贝。 但是,这种“转换”并不局限于经济行业,而是与社会优势结构有关,最终依赖于社会力量结构的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容易。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三、世界面临着500年来的大变局

冷战时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形成了强大的制约力量,迫使美欧日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劳资关系和福利保障等方面做出巨大让步,缓和了社会矛盾。 冷战后期,《撒切尔·新政》、《里根革命》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包括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公共支出和福利支出、减税、增加公司和个人自由等。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等事变,使得这种新自由主义政策在世界上推行了几十年,最终资本得以自由流动,资本逻辑得以组织生产、流通和费用。 事实上,悖论是因为缺乏对立阵营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比较有效的制约,或者正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在冷战中获胜,相反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生存寿命大大缩短了。 全球化的结果是全球范围内资本劳动力的高度差距、资本劳动关系的全面恶化、生产和费用的极端失衡,导致了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因此,应该说目前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前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方法当然需要“加快转变”,全球经济的政治结构和秩序也同样需要“加快转变”——简而言之,“中国生产、美国费用” 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西方国家依赖汲取外部资源和财富,维持自身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初期直接采用军事和殖民手段,晚近则依靠高科技和金融手段。 因为,如果像西方那样从外部获取资源和财富的活动中止,相反向外部输出资源和财富,也就是说,如果西方停止扩张,西方现有的制度和文化,包括比较有效发挥作用的福利体系、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都有可能崩溃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从历史上看,西方之所以面临这一展望,首先是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列强,其次是苏联的崛起削弱了美国的实力,然后是冷战时期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摧毁了旧殖民帝国,最后,中国等国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第一挑战国,从时间顺序上看,呈现出从西向东移动的规律。 首先是欧洲的德国,然后是横跨欧亚的苏联,最后是东亚的中国。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事实上,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西方主导其他文明体的最重要因素是技术特征,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东西方之间技术行业出现了深刻的代差。 从历史上看,铁器、镬、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的发明和传播改变了世界文明的布局,但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复制、可以模仿、可以传播,现代技术也是如此。 因为,一旦技术不再被西方垄断,西方的领导地位将迅速丧失。 本来,各文明体的时差,就是各文明体成长变迁的高峰期和低谷期离这里很远。 历史上,西方基督教文明曾长期落后。 不仅落后于伊斯兰文明,也落后于中华文明。 因为,从历史悠久的周期来看,应该可以预想到西方文明的衰退,甚至再次回到落后的状况。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文明体。 现在是中国,会很容易取代西方的地位吧。 马丁·杰克认为:“中国越来越强大,半个世纪后崛起为世界大国,在许多方面都要快得多。” (第287页)因此,“西方在吞咽这个过程中会带来最难以接受的痛苦结果。 那是因为你会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会被中国取代。 》第325页]需要证明的是,世界霸权更迭这个话题进入中国战术思想界的视野还为时不晚。 15年前,北京《战术与管理》杂志参照乔治·耀斯基的理论,集中探讨过国际政治的长周期和新的“世界领袖”问题。 但实际上,世界快速发展模式在未来几十年将面临根本性的调整,因此这种未来霸权的转移不会遵循以往的方法。 简单来说,由于大量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中国的崛起必然会突破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底部。 因此,以人均平均能源消耗量、人均平均资源消耗量为指标的快速发展模式和文明标准,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调整。 再有,持续了三百年,以追求线性增长为特征的现代性本身必须跨越,人类恢复到罗马俱乐部所说的“均衡状态”,即人口和资本稳定的状态,出生率=死亡率、投资率=折旧率,在历史上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事实上,到2009年,全球人均产值达到近9000美元,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温饱的生活。 关键是制度的调整。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历史上,中国春秋战国、欧洲希腊罗马都经历了人口和资本的扩张期,但之后扩张期结束,回归一种“均衡状态”,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方法在东西方持续了一两千年。 今后几十年,我们将达到新的“均衡状态”。 这是处理世界资本主义困境的唯一方法。 而且,达到“均衡状态”所需的相应的制度安排,一定是全球社会主义。 这种全球社会主义需要三个前提。 一是全球资本主义,包括金融、经济、社会、政治、环境、价值观的总危机;二是美国霸权的完全衰退;三是建立真正代表世界利益的世界政府。 这样的全球社会主义,按计划(非市场导向)生产,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招聘,抛弃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弊病,保持平等和自由的平衡。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毛泽东晚年比较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和形势,发表了三句有名的话。 “挖深坑,广储粮食,不称霸”。 如果“挖洞”、“加强战备”、“广泛储备粮食”、“经济建设”把现在放在第一位的话,“不称霸”就是面向未来的告诫和承诺。 这三句话源于元末谋士朱升向朱元璋建议的三策:“筑起高墙,广储粮草,缓缓称王。” 由于毛泽东在中国古典语文上的造诣,他当然知道“王”(以仁德治国)和“霸”(以权势治国)以前流传的区别。 毛主席只表示中国“不称霸”,并不排除“天下王”的可能性。 如果把“以仁德治国”的“王”解释为“以仁德治国的和平”,或者进一步解释为“全球社会主义”,毛主席可能对未来中国在全球大调整过程中的作用抱有很深的期待。

“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本文数据引用自以下文献:

1、l.s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民,梁赤婴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周尚文、叶书宗、王斯特:《苏联兴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苏东斌、李沛然主编:《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史略》,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

4、安格斯·麦迪逊:《世界千年经济史》,伍赫塔卡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本文:《“祝东力:全球困局的出路兼评《当中国统治世界》”

免责声明:学习兴国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星空网站目录平台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站将予以删除。